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來源:新華社 作者:吳光于、胡旭、李金紅、王春雨、楊喆、魏玉坤 發表時間:2019-08-17 10:01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四好農村路”建設熱潮在全國掀起,農村地區“出行難”問題得到顯著改善。

沿著一條條連接十裏八鄉的農村公路,農民群眾走出了一條條“脫貧路”“致富路”“幸福路”。“四好農村路”為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路通,一通百通

雖然不舍,74歲的蔣世學還是“退休”了。

過去20年,他一直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馮家坪村和雲南省巧家縣鸚哥村交界的金沙江上開溜索。人畜、油鹽、磚瓦,甚至摩托車,鸚哥村的幾乎所有物資,都是他操作溜索從對岸運過來。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圖文互動)(2)“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四川涼山州甘洛縣兩河鄉的通鄉公路(2018年7月17日攝)。新華社發

金沙江上的這條“鸚哥溜索”全長480米,距離江面270米,兩岸的絕壁陡如刀削,往返其間,令人生畏。2018年7月,此處“溜索改橋”工程正式竣工;今年6月底,大橋到村莊的引道全面竣工,兩岸百姓出行不再靠溜索了。

建起了橋,鸚哥村村民張雄將建房計劃提上日程。“以前買一袋水泥,從縣城到溜索處運費要2塊5,過溜索1塊5,卸貨搬到家門口再加3塊,總共是7塊。先不説要跑多少趟,建個房子光運費就要上萬塊。”張雄説,現在好了,貨車一口氣運到家,費用省了一大半。

多少年來,溜索一直是金沙江、雅礱江沿岸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今,涼山州7個溜索改橋項目已全面建成,各族群眾告別“溜索時代”,迎來“大橋時代”。

鏡頭轉至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深處的王下鄉,因為森林茂密、天然隔絕,過去被稱為“失聯”的鄉鎮,有的村民從未走出過大山。一旦遇上臺風,通往山外的明望橋必定被淹沒,甚至衝垮。

2016年,昌江實施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成了能抗風防洪的新明望橋,新拓寬了通外公路。

上個月,村民林明正愁山雞賣不掉,王下鄉鄉長楊榮輝對他説:“你去鎮上賣吧,我已經跟飯店老板説好了。”林明第二天便拉一車雞到鎮上,果然被搶購一空。當林明攥著厚厚一疊鈔票來道謝時,楊榮輝笑道:“我根本沒和誰説好,有了公路就不愁好銷路!”

路順,一順百順

眼下,位于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市西林吉鎮黑山村,脫貧戶王景才家的瓜果大棚裏,西瓜、香瓜已經熟透,每天都有顧客從縣城前來採摘、購買。

“多虧了這條路!”65歲的王景才感嘆,以前村子到縣城的路,許多都是馬爬犁和人在草甸子、泥地裏壓出來、走出來的,上縣城賣菜一趟得走三四個小時。

如今,村裏修通了水泥路,通上了公交車,到縣城只要半個小時。“許多村民坐著公交去縣城賣菜,城裏人也坐著公交到農村買菜、觀光。”黑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叢倫説,一些村民瞅準了商機,開辦起了農家樂。

北方的路不好建,也不好養。“我們這兒有一句話,叫‘三步一換土’,每隔一段土的情況都不一樣,常年凍土層也多,經常發生沉陷等問題。”漠河市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管理站段長王慶武説,為了農村發展,再重的擔子也要扛起來。

公路通了,農村發展産業的天地更加廣闊了。

行駛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鄉村旅遊公路上,6米寬的水泥路面十分整潔,兩旁的黎族特色民房別致好看。

“這是全省最寬的鄉村道路。”昌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盧維説,這條路四通八達,將七叉鎮的各個鄉村和木棉花觀景點連在一起。

31歲的黎族姑娘洪雯霞看到家鄉飛速變化,辭掉海口的工作,回到家鄉搞起了鄉村旅遊,運營不到兩年就收回了成本。

“從羊腸道到泥巴路,從水泥路到旅遊路,家門口的這條路越來越寬,鄉親們的致富路越走越順。”洪雯霞説。

路好,一好百好

有了道路的保障,僅2018年,涼山就在彝區10縣302個村實施彝家新寨住房建設21353戶,同步配套村內基礎設施、環境和社會事業建設,全年共有500個貧困村退出、19.94萬貧困人口脫貧。

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藤橋鄉麻柳村自從通村路修好之後,興起建房熱。一輛輛運輸建材的貨車往來不絕,但路上卻很少看到遺落的石子或建渣,不時還能看到路過的村民撿起路上的垃圾。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圖文互動)(1)“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藤橋鄉麻柳村的通村硬化路和路旁的新居(8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自己的路自己修,自己的路也要自己護。”村民劉世銀對記者説,當時聽説要修路,大家覺得有奔頭了,都去投工投勞。路通之後,大家也很珍惜,當起保護村道的監督員。

“過去我們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多元,硬化路修好之後能達3000元以上。”藤橋鄉麻柳村村委會主任劉世華説,農村路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助推器”,也成為密切幹群關係的“潤滑劑”,大家都願意跟著村兩委在脫貧路上加油幹。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形成好風氣——“四好農村路”,給大涼山深處的各族群眾帶來新生活、新産業、新面貌。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404萬公裏,佔全國公路總裏程的83.4%,其中等級公路比例達到91.3%,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別達到99.64%和99.47%,通客車率分別超99%和96%。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説,交通部門將加快推進撤並建制村、抵邊自然村、雲南“直過民族”和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等建設,今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記者吳光于、胡旭、李金紅、王春雨、楊喆、魏玉坤)

編輯: 寶厷
  • 旅遊
  • 汽車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吹晚風,享夏夜——愛上夜遊體驗

  • 開漁節成“後暑期”熱門IP 2019-08-15
  • 新加坡航空波音787—10客機將執飛上海和廣州航線 2019-08-15
  • 用色彩沙灘點亮不一樣的假期 2019-08-15
  • 抓住暑假尾巴這些親子自駕線路別錯過! 2019-08-14
  • 出國遊利好不斷中國護照含金量再提高 2019-08-14
  • 白馬踏秋風,龍門意菩提 2019-08-08
  • 渭水千古事,看盡長安城 2019-08-08
  • 古都十二時辰 2019-08-08

體驗豐田雙擎E+:使用便利性與燃油車一致

  • 2020款沃爾沃XC60上市 售價36.29-46.99萬元 2019-08-14
  • 配備雙聯屏 長安新款CS55內飾官圖發布 2019-08-14
  • 東南DX5內飾圖曝光 有望成都車展上市 2019-08-14
  • 新款福特野馬Shelby GT350R官圖發布 2019-08-14
  • 科賽5國六版正式上市 售7.29萬元-8.29萬元 2019-08-06
  • 路特斯Evora GT官圖發布 最大功率達到422馬力 2019-08-06
  • 謳歌Type S Concept將于8月15日亮相 2019-08-06
  • 長安福特新款金牛座8月6日首發 2019-08-06

又創歷史新高!蘋果Q3營收538億美元 同比增長1%

  • 網易財報數據:總營收187.69億,60%來自遊戲業務 2019-08-08
  • 三星Note10係列發布:沒有耳機孔+5G+四攝,值多少錢? 2019-08-08
  • 5G手機澳大利亞網速實測: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國5省市上線電子結婚證 今年七夕可刷臉領證 2019-08-06
  • 美圖meitu商標注冊還不成功,因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匯豐變故:最年輕CEO離職,備7億美元遣散費裁員2% 2019-08-06
  • 最新月薪報告:北上深均薪超2萬 最貴職位是5G架構師 2019-08-05
  • 思科真的在裁員!回應:對補償N+7的傳言不便透露 2019-08-01

這蝴蝶蛹 可以拿來做胸針了

  • 《發現廣東》打造當代廣東視頻版“清明上河圖” 2019-08-16
  • 蕭暉榮蕭芬琪粵港澳大灣區書畫巡展廣州揭幕 2019-08-16
  • ​著名作家葉辛回憶創作歷程,分享創作心得 2019-08-16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梁曉聲徐懷中等五作家獲獎 2019-08-16
  • 沒事業心對愛情不忠貞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歡賈寶玉 2019-08-16
  •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羊城晚報出版社好書亮相南國書香節 2019-08-15
  • 走近嶺南畫派一代宗師 居廉繪畫精品引熱議 2019-08-12
  • 宋人美學 在于境界 2019-08-12

吃吃吃!酥脆醬香的肉夾饃 引吃貨們PK

  • 一年一度鯡魚節來襲 就問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蘆筍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鮮季 不這麼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遊 鮮味先行 2019-04-12
  • 草頭、香椿、螺螄“抱團”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發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魚季! 2019-03-15
  • 節後消脂潤腸 試試黑木耳粟米清脂湯 2019-02-19
  • 美食打探:順德魚揸,吃出一個鮮字 2019-02-12
金羊圖庫
  • 世界上最大風力渦輪機葉片抵達英國港口
  • 探訪浙江永嘉災後救援現場
  • “夢中花·身外影”燈光藝術展亮相貴陽
  • 剛果戈馬一火山噴發 熔漿翻滾點亮夜空
  • “水上飛人”享清涼
  • 七夕佳節 越秀婚姻登記處迎來多對登記結婚新人
  • 小草也有大講究 “智慧”開出生態修復新“良方”
  • 安徽廬江:濕地暮色景美如畫
新聞排行榜
羊晚24小時
廣州馬拉松今天公布抽簽結果
2019-08-17 10:35:38
2020年廣州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係統
2019-08-17 10:35:38
咋看廣東中小學生“減負”21條?有家長憂心推高學區房、被推入補習班
2019-08-16 23:54:36
哪些境外人才可在穗享個稅稅負差財政補貼?
2019-08-16 19:59:30
廣州花都61名高考學霸共獲獎金82萬
2019-08-16 19:59:30
返回頂部
數字報
精彩推薦 滾動 新聞 廣州 廣東 中國 娛樂 健康 體育 IT 財富 汽車 房産 美食 圖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軍事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新華社  作者:吳光于、胡旭、李金紅、王春雨、楊喆、魏玉坤  2019-08-17
“四好農村路”為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四好農村路”建設熱潮在全國掀起,農村地區“出行難”問題得到顯著改善。

沿著一條條連接十裏八鄉的農村公路,農民群眾走出了一條條“脫貧路”“致富路”“幸福路”。“四好農村路”為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路通,一通百通

雖然不舍,74歲的蔣世學還是“退休”了。

過去20年,他一直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馮家坪村和雲南省巧家縣鸚哥村交界的金沙江上開溜索。人畜、油鹽、磚瓦,甚至摩托車,鸚哥村的幾乎所有物資,都是他操作溜索從對岸運過來。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圖文互動)(2)“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四川涼山州甘洛縣兩河鄉的通鄉公路(2018年7月17日攝)。新華社發

金沙江上的這條“鸚哥溜索”全長480米,距離江面270米,兩岸的絕壁陡如刀削,往返其間,令人生畏。2018年7月,此處“溜索改橋”工程正式竣工;今年6月底,大橋到村莊的引道全面竣工,兩岸百姓出行不再靠溜索了。

建起了橋,鸚哥村村民張雄將建房計劃提上日程。“以前買一袋水泥,從縣城到溜索處運費要2塊5,過溜索1塊5,卸貨搬到家門口再加3塊,總共是7塊。先不説要跑多少趟,建個房子光運費就要上萬塊。”張雄説,現在好了,貨車一口氣運到家,費用省了一大半。

多少年來,溜索一直是金沙江、雅礱江沿岸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今,涼山州7個溜索改橋項目已全面建成,各族群眾告別“溜索時代”,迎來“大橋時代”。

鏡頭轉至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深處的王下鄉,因為森林茂密、天然隔絕,過去被稱為“失聯”的鄉鎮,有的村民從未走出過大山。一旦遇上臺風,通往山外的明望橋必定被淹沒,甚至衝垮。

2016年,昌江實施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成了能抗風防洪的新明望橋,新拓寬了通外公路。

上個月,村民林明正愁山雞賣不掉,王下鄉鄉長楊榮輝對他説:“你去鎮上賣吧,我已經跟飯店老板説好了。”林明第二天便拉一車雞到鎮上,果然被搶購一空。當林明攥著厚厚一疊鈔票來道謝時,楊榮輝笑道:“我根本沒和誰説好,有了公路就不愁好銷路!”

路順,一順百順

眼下,位于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市西林吉鎮黑山村,脫貧戶王景才家的瓜果大棚裏,西瓜、香瓜已經熟透,每天都有顧客從縣城前來採摘、購買。

“多虧了這條路!”65歲的王景才感嘆,以前村子到縣城的路,許多都是馬爬犁和人在草甸子、泥地裏壓出來、走出來的,上縣城賣菜一趟得走三四個小時。

如今,村裏修通了水泥路,通上了公交車,到縣城只要半個小時。“許多村民坐著公交去縣城賣菜,城裏人也坐著公交到農村買菜、觀光。”黑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叢倫説,一些村民瞅準了商機,開辦起了農家樂。

北方的路不好建,也不好養。“我們這兒有一句話,叫‘三步一換土’,每隔一段土的情況都不一樣,常年凍土層也多,經常發生沉陷等問題。”漠河市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管理站段長王慶武説,為了農村發展,再重的擔子也要扛起來。

公路通了,農村發展産業的天地更加廣闊了。

行駛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鄉村旅遊公路上,6米寬的水泥路面十分整潔,兩旁的黎族特色民房別致好看。

“這是全省最寬的鄉村道路。”昌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盧維説,這條路四通八達,將七叉鎮的各個鄉村和木棉花觀景點連在一起。

31歲的黎族姑娘洪雯霞看到家鄉飛速變化,辭掉海口的工作,回到家鄉搞起了鄉村旅遊,運營不到兩年就收回了成本。

“從羊腸道到泥巴路,從水泥路到旅遊路,家門口的這條路越來越寬,鄉親們的致富路越走越順。”洪雯霞説。

路好,一好百好

有了道路的保障,僅2018年,涼山就在彝區10縣302個村實施彝家新寨住房建設21353戶,同步配套村內基礎設施、環境和社會事業建設,全年共有500個貧困村退出、19.94萬貧困人口脫貧。

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藤橋鄉麻柳村自從通村路修好之後,興起建房熱。一輛輛運輸建材的貨車往來不絕,但路上卻很少看到遺落的石子或建渣,不時還能看到路過的村民撿起路上的垃圾。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圖文互動)(1)“四好農村路”:通向幸福,通向遠方

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藤橋鄉麻柳村的通村硬化路和路旁的新居(8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自己的路自己修,自己的路也要自己護。”村民劉世銀對記者説,當時聽説要修路,大家覺得有奔頭了,都去投工投勞。路通之後,大家也很珍惜,當起保護村道的監督員。

“過去我們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多元,硬化路修好之後能達3000元以上。”藤橋鄉麻柳村村委會主任劉世華説,農村路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助推器”,也成為密切幹群關係的“潤滑劑”,大家都願意跟著村兩委在脫貧路上加油幹。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形成好風氣——“四好農村路”,給大涼山深處的各族群眾帶來新生活、新産業、新面貌。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裏程達到404萬公裏,佔全國公路總裏程的83.4%,其中等級公路比例達到91.3%,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別達到99.64%和99.47%,通客車率分別超99%和96%。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説,交通部門將加快推進撤並建制村、抵邊自然村、雲南“直過民族”和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等建設,今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底前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記者吳光于、胡旭、李金紅、王春雨、楊喆、魏玉坤)

編輯: 寶厷
新聞排行榜
精彩推薦
百姓身邊事,領袖愛民情
09:09
今天,讓這張海報刷屏!
08:52
香港今日舉行“反暴力、救香港”大集會 闡述七大訴求
07:45
【直播】親近鹽田,百位社長總編走進深圳
10:06
【直播】登頂福田,百位社長總編走進深圳
09:57
第十一屆漫博會在東莞開幕 展期四天免費對市民開放
09:46
為城市低收入者而設計的住宅 八九十年前廣州建設廉租屋
09:46
一日本學者發聲:我也被暴徒圍堵、搶了攝像機!
23:18
【短視評】向一切暴力行為say no!
23:18
【海報】同聲同氣 齊撐香港
22:1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