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清産業園大變樣 戴朝文 攝
金羊網記者 陳強
今年7月印發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強調發揮大灣區在區域發展新格局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特別提到“以廣清一體化為示范,推動環珠三角地區與大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深化深汕特別合作區、廣清産業園、廣梅産業園等區域合作平臺建設。”同期印發的《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提到相似內容。
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兩份重磅文件,都提到了“廣清一體化”和“廣清産業園”,可見兩者被寄予厚望。事實上,自2012年《廣州·清遠市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以來,“廣清一體化”不斷升溫和提速,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當前,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廣清兩市正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共同籌建“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開創一體化新格局,力爭將兩市建設成為全省破除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的先行地。
互聯互通不斷加碼
7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到位,廣清城際軌道清遠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工程轉入砌體、二次結構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翌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廣清城際軌道獅嶺站周邊地塊、石陂站周邊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正進行了批前公示,兩個車站的效果圖也率先亮相,均配套有公交首末站和社會停車場。
廣清城際軌道一期項目,起于廣州北站,途經石陂站、獅嶺站、銀盞站、龍塘站,終點為清遠站,線路全長38.1公裏,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公裏,是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清一體化”的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廣清重要的交通線之一。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清城軌清遠段主體工程已完工,計劃年內通車。
按照規劃,廣清城際軌道還有二期工程,由廣州北站通往廣州火車站,目前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評審,正在進行修編完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快大灣區快速軌道交通建設”部分,也特別提到“規劃建設廣清城際廣州至廣州北等項目”。一、二期全部建成後,清遠市區到廣州中心區預計僅需40多分鐘。
記者了解到,廣清在發展軌道交通方面具有高度共識,謀劃打造以高鐵和城軌為主導的快速軌道交通客運體係,實現廣清中心城區40分鐘互達。在《廣清一體化交通專項規劃》(2015年)成果基礎上,編制《廣清兩地道路軌道交通銜接專項規劃》,目前已通過專家評審,正在對成果進行深化完善。在已公布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為廣清重高鐵項目、廣州地鐵18號線北延至清遠項目預留了通道。
多年來,廣清一體化發展堅持交通先行,廣清互聯互通不斷加碼,軌道交通建設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記者從清遠市交通運輸局就了解到,2018年廣清高速和清連高速連接線、汕昆高速龍懷段先後建成通車,而汕湛高速、佛清從高速北段、廣連高速計劃在2021年全部建成通車,屆時,清遠市將有7條高速公路雙向42個車道對接廣州。
産業共建升級
位于清遠清城區石角鎮南部的廣州(清遠)産業轉移工業園,處于廣州、佛山、清遠三市交界的不名之地,原本雜草叢生、磚廠遍地。如今,該産業園已經大變樣,變為投資熱土,累計簽約企業項目179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超百個,計劃總投資900多億元,約80%的企業來自廣州地區。
作為廣州、清遠兩市合作共建的園區,廣清産業園承載著兩地産業共建的重托。該産業園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建設,已經成為廣州、清遠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及清遠“入珠融灣”和城市擴容提質的重要引擎,它也是高質量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兩市産業共建的主陣地。
事實上,産業共建一直是廣清一體化關鍵所在。今年4月28日,在廣州市—清遠市黨政聯席會議上,兩市簽署《廣州市人民政府清遠市人民政府深化廣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要高水平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兩市擬成立“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統籌廣清産業園、廣佛(佛岡)産業園、廣德(英德)産業園三個園區和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産業新城協同發展,形成“一區三園一城”管理模式,創新提升兩地産業共建水平。
從廣州(清遠)産業轉移工業園,發展到“三園一城”的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名字變化背後是廣清産業一體化的提速。廣清兩市正通過深化分工合作,加快産業共建步伐,把各自優勢變成共同優勢,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與合作共贏,從而不斷提升區域發展的整體效能和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了解到,今年5月,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派駐廣佛(佛岡)産業園籌備組已正式進駐園區,目前已成立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廣佛(佛岡)産業園管委會(臨時),正在開展産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前期工作。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派出的工作組也于去年年底進駐廣德(英德)産業園(原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經濟合作區),有序推進承接“兩德”合作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