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唐珩報道:寒冷的冬天,作為保暖佳品的羽絨服必不可少。不過,如何選購和保養羽絨服則成了新問題。11月21日,廣東省消委會攜手國家紡織品服裝服飾産品質量檢驗中心(廣州)發出羽絨服選購保養消費提示。
三個指標可判斷羽絨服保暖性
羽絨服本身並不會産生熱量,是依靠阻止人體熱量散失而起到保暖效果。羽絨由于其立體球狀的結構形態,能在服裝中固定大量靜止的空氣,所以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且不會像棉服一樣産生板結現象。
不同的羽絨服,怎麼判斷哪個更保暖?省消委會提醒,購買羽絨服首先要看産品的吊牌或標簽,注意羽絨種類、充絨量、含絨量、面料成分、號型規格、洗滌方法等信息。主要看三個指標:蓬松度、充絨量和含絨量。蓬松度是指一定質量的羽絨在規定壓力和容器中的自然蓬松度。蓬松度越高,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羽絨的保暖性就越好;羽絨其實是“羽”和“絨”的混合物,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絨的總重量,一般來説,含絨量相同的情況下,充絨量越高也説明保暖越好;絨的蓬松球狀結構能固定大量靜止空氣,所以絨的百分比越大,對于保暖性的貢獻就越大,在充絨量一樣的情況下,含絨量越高,衣服就越輕越蓬松,也越保暖。
挑選技巧:按摸拍揉聞,五招辨優劣
羽絨種類方面,挑選時要注意,標注為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的産品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羽絨産品,此外,鵝絨和鴨絨在保暖性上的實際差別並不大。在含絨量方面。含絨量為100%的羽絨服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含絨量低于50%就不能稱其為“羽絨服”了。優質的羽絨服含絨量一般都是90%甚至95%。充絨量方面,初冬季節選擇的輕薄款的羽絨服充絨量一般在40-90g不等;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絨服充絨量130g左右;中等厚度的180g左右;適合北方戶外穿著的羽絨服充絨量至少要在180g以上。
省消委會支招稱,挑選羽絨服時,採用“按摸拍揉聞”五步可以辨別優劣。用手按壓羽絨服,如果一定時間內迅速回彈説明蓬松度好;依靠手的觸摸可以簡單判斷含絨量的高低,如果摸上去柔軟、細膩、羽梗少甚至沒有,説明羽絨含絨量高、品質好;拍打羽絨服檢查是否有粉塵冒出,有粉塵説明羽絨品質不好;輕輕揉搓、拍打羽絨服檢查,沒有羽絨鑽出的羽絨服性能較好;聞一聞是否有異味。
羽絨服不可幹洗、不可擰幹
為了使羽絨服使用時間更長,省消委會提供了五個羽絨服清洗小竅門:
1. 不可幹洗——幹洗羽絨服會洗去羽絨表面的天然油脂,使羽毛發脆、折斷,失去蓬松感。
2. 使用專用或中性洗滌劑——羽絨屬于動物蛋白纖維,使用鹼性較強的肥皂和洗衣粉清洗,易破壞羽絨表面的脂肪保護層,使羽絨變脆而損傷,從而降低了羽絨的舒適度和保暖性。
3. 推薦手洗——用機洗或甩幹的羽絨服,極易導致填充物薄厚不均,使得衣物走形,影響美觀和保暖性。最好使用30度左右溫水手洗,加入專用或中性洗劑,浸泡充分,用軟刷或搓澡巾輕擦,反復漂洗2-3次直至水清。羽絨服漂凈後,應將水分擠出,再平鋪或挂起晾幹,晾幹後,可輕輕拍打,使羽絨服恢復蓬松柔軟。
4. 不可擰幹,禁止曝曬——擰幹的羽絨服羽絨容易糾纏,撕扯過程中容易將絨朵破壞,變成細小的絨絲羽絲,影響保暖性能,也更容易鑽絨;羽絨服的面料通常都經過樹脂處理,樹脂涂層不耐高溫,暴曬會使羽絨服的面料變薄。
5. 羽絨服貯存前,最好晾曬2-3小時,拍打除去灰塵,保持幹爽,用透氣的收納袋套好,存放于幹燥通風處。切忌真空壓縮和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