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聞鵬,今年50歲,是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南華西派出所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從警27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他默默地做好一件件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小事,為社區百姓點亮了一盞守護平安的長明燈。
A.放不下群眾冷暖 舍不下街坊情誼
在南華西,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事找“鵬仔”。滕聞鵬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從擔任厚德社區民警開始,他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家”裏人有什麼困難都被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82歲高齡的胡伯曾患有腰腿病,行動遲緩,生活困難。養病期間,滕聞鵬經常抽時間去看望他,尋醫問藥、料理家務。老人康復後,天天走街串巷,義務巡邏。鄰居見了勸老人應該“退休了,多休息”,但胡伯説:“鵬仔對我那麼好!我無論如何都要支持他的工作。”
厚德社區裏有位姓葉的小夥子才17歲,是一個刑滿釋放人員。因為曾經犯錯,家人一直不肯原諒他,家庭關係十分緊張,他自己也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産生了輕生的念頭。深秋的某天,小葉絕望至極,走到珠江邊跳水自殺,是滕聞鵬奮不顧身地將他救了起來。為了幫助小葉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他還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為小葉找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令一家人又驚又喜。
2005年春節前夕,滕聞鵬在巡查時路經永興街河涌,聽到有人呼救,他義無反顧跳下滿是淤泥的河裏,拉出了年幼的豪仔。在得知豪仔父母都沒有固定收入、家庭經濟情況非常困難後,他又把照顧這一家人的生活擔在了自己肩上。從2005年到2019年,14個春秋,豪仔從小孩長成了大小夥,“前幾天是他的生日,我去看他時,他高興地告訴我找到工作了,廉租房也有了著落。”
B.一雙腿走遍社區 用心鋪平安基石
社區民警最大的心願莫過于社區治安的穩定,滕聞鵬也不例外。厚德社區是典型的老城區,街巷縱橫,轄內商業活動和人口流動頻繁,是治安防范難度較大的地段。為了維護好社區治安穩定,滕聞鵬開始了他的防控創安“三部曲”,即“主動出擊、加強巡邏、安裝防盜設施”。
為了把社區群眾最為關注的盜竊案件打壓下去,滕聞鵬經常走訪鄰裏、了解線索,在盜竊案的高發期,他還組織專項守候打擊行動。春節後的某天深夜,他帶領聯防隊員經過5天的艱苦守候,終于將兩名入屋盜竊的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破獲了發生在多個區的盜竊案25宗。
經過他的長期努力,社區治安有了進步,但滕聞鵬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或深入轄區走訪群眾,或帶領聯防隊員出街巡邏,用實際行動喚起群眾的防范意識。
早些年,社區大部分居民家中安裝的是老式防盜門或者根本沒有安防盜門,給了盜竊分子可乘之機。為消除隱患,滕聞鵬動員居民安裝、更換防盜門,並在低層安裝防護欄,提倡圍院式管理,這一建議在當年是走在全市前列的。但居民們總抱著僥幸心理,面對群眾的不理解,滕聞鵬不急不躁,組織治保積極分子挨家挨戶地走訪,用大量事實,不厭其煩地向每戶居民宣傳防盜的重要性;他還與群眾座談,通過當場答疑的方式,宣傳物防的重要意義。他的努力,漸漸改變了居民以往的舊觀念,居民們更換了防盜門,圍院式物防建設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C.化解矛盾止紛爭 盡全力排憂解難
“近距離打擊罪犯,零距離服務群眾,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挂在警務室裏的這條座右銘,正是滕聞鵬開展社區綜合治理工作的生動寫照。
每個星期,滕聞鵬都花40個小時在居民區巡邏,1170多戶居民他每戶都跑過好幾遍,遇到難處就幫忙,遇到糾紛就調解。群眾有訴求,滕聞鵬都第一時間記在自己的《民情日記》上,做到事事抓落實,件件有反饋。
“為群眾化解矛盾,一定要公道,有耐心。”出于對滕聞鵬的信任,很多居民遇到爭執時總喜歡找他幫忙調處。噪聲影響學生學習,他要管;朋友間喝酒鬧事,他要管;巷道裏車輛亂停亂放,他要管;連兩夫妻打架鬧離婚、居民樓漏水,他也要管……以滕聞鵬的話説,他很多時候都做著“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小事解決不好,就很容易上升到鄰裏糾紛甚至治安問題。
前兩年,滕聞鵬走上了派出所窗口民警的崗位。“轉崗不轉志”,他依然時刻心係群眾,在小小的派出所大堂用心為群眾服務。
為民愛民這件不平凡的小事,“南華西人”滕聞鵬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堅持著;而這,也正是“南華西精神”的最佳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