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廣州多個樓盤扎堆推廣,商家報稱當天到訪量過萬的樓盤為數不少,甚至有樓盤稱“意向登記量過萬”。一時間,廣州樓市貌似呈現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況,比之前的“金九銀十”不知勝出多少。
廣州樓市一向追求人氣,有人氣才有望帶旺財氣,如此鼎沸的人聲,年底廣州樓市必能奉上一煲料足味鮮、叫好叫座的靚湯?
未必!
從部分樓盤現場如沙丁魚罐頭般的臉孔來看,過萬的到訪量或許不是虛數,然而,人氣背後是數十趟來回奔走接客的看房團大巴:很多到場“遊客”更關心的是在哪玩遊戲贏大獎,在哪有免費午餐,如何拿伴手禮,樣板房遠不如遊戲攤受歡迎。
至于白雲區某盤的“意向登記量過萬”就更讓人心中存疑。按中原地産統計的陽光家緣網簽數據,去年廣州全市共成交7.6萬套一手住宅,扣除不限購的增城、從化之後,其余九區僅有約4萬套。就算每個成交買家背後還有3個意向客戶,全市限購區內,大概只有16萬有房票的一手住宅意向客戶,這個距離市中心那麼遠、周邊什麼像樣配套都沒有的樓盤,真能吸引全市1/16的意向客戶到場登記?更何況,今年的市場還不如去年。當年風頭甚勁、3個月賣3900套房的亞運城也僅報稱“5000人搶2000套房”。
當然,若説“意向登記量過萬”必然是吹水,那亦不盡然,畢竟有些樓盤非要登記才能換取伴手禮,但這是樓市所需的“真”人氣嗎?抑或説,只能算是障眼法的“水汽”?
看起來很旺的樓市,就等開鍋的那一刻,到真正開盤那天,説不定嘩啦一下全部蒸發了——如果只是“水汽”。
年底廣州樓市新貨多,其中不乏靚盤,從“煲靚湯”的必要條件來看,湯料已足,接下來就看房企舍不舍得投入“柴火”,以有誠意的産品和價格,炮制出一煲香濃美味的靚湯了。
□梁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