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何晶攝影報道:關于現代派文學大師卡夫卡,談論其的文章不計其數。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是卡夫卡的忠實讀者,還專門寫了一部小説《海邊的卡夫卡》,中國作家殘雪、余華,也是卡夫卡的擁躉。
卡夫卡的作品不容易被理解,要將其作品形象地呈現在戲劇舞臺上,更不是易事。在第七屆烏鎮戲劇節上,來自荷蘭妙手生花劇團的兩位80後藝術家,竟然將卡夫卡生活和創作的世界呈現在觀眾面前,更奇妙的是,這場戲只有一種材質——紙。
這場演出名為《紙把戲》。走進演出空間,觀眾首先會看到各種用紙張做成的物件,比如電話、打字機、樓梯、投影儀、信封,甚至連小小一枚的回形針,也是用紙做的。兩位藝術家手持巨大的人形紙板,在演出空間來回移動。置身于演出場域的觀眾可以隨意走動,但總會在不小心間,被巨大的人形紙板“逼走”。
《紙把戲》由艾琳·汀·阿通和戈西亞·卡茨馬雷克共同創作,她們説:“《紙把戲》的靈感來自卡夫卡的生活和創作,我們提供一個空間給觀眾提供體驗,去窺探卡夫卡生活和創作的空間,也試圖讓觀眾去感受疏離和格格不入,就像卡夫卡筆下的主人公經常感受的那樣。”
卡夫卡的作品有很多元素都來自他的生活經驗,他本人白天是保險公司的小職員,晚上在書桌前寫作。《紙把戲》用各種紙造的物件,呈現日復一日的文書工作、壓抑的辦公環境、充滿靈感的寫作狀態,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落入另一層有關卡夫卡的平行世界。
為什麼會選擇用紙來創作呢?艾琳和戈西亞告訴金羊網記者:“紙張本身是很脆弱的材質,這和卡夫卡筆下的主人公那種脆弱的本質相呼應。此外,紙可以指代官僚機構中所有的文書工作,還有一點,紙是一種可以從二維轉化為三維的材料,能夠讓空間變得立體。”
艾琳説:“在創作之前,我閱讀了很多卡夫卡的作品,然後讓我的男朋友幫我做了相應的配樂,以便讓觀眾更容易進入這個世界。我們用紙做了很多物件,一方面是為了強調卡夫卡作品中的官僚主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展現卡夫卡作為辦公室職員和作家的生活。我們希望觀眾好像能瞥見卡夫卡的腦袋,在他工作的時候,其實各種各樣的故事已經在他的腦海裏醞釀。”
艾琳還解釋説,演出中,她和戈西亞拿著的兩塊人形紙板代表著巨大的權力,雖然這些紙板不會碰到觀眾,但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壓迫感。擺放在桌子上的微型信件、大到能把人裝進去的信封,都是呼應著卡夫卡作品中的荒誕性。
戈西亞則是油畫專業畢業,她不太願意創作和觀眾沒有互動的作品,“我想讓藝術品活起來,讓作品和觀眾交流。我們提供的並不是物件本身,而是給觀眾提供感受和體驗。”戈西亞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