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開學第一天,廣州市第五中學出現了與以往不一樣的上課情景。在校園安全教育課上,翁老師和被陳同學同時戴上MR眼鏡,兩人眼前即時出現校園景象,倣佛置身于真實的校園裏。隨後,李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手指縮放圖像在各處“巡邏”,不時還伸手“觸摸”一下身邊的花草和建築,並在巡邏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學校裏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
據學校介紹,這是全國首堂移動5G+MR智慧課程。與傳統課堂相比,這種高科技課堂顯然更直觀,更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也更好。同時,整個教學過程還通過騰訊企業微信向未能到現場參加活動的家長和教職工推送,即使人不在現場,也依然能夠充分感受到現場熱烈的氣氛和教學方式的大進步。
據了解,要實現MR智慧課堂和遠程授課,就必須結合5G低時延、高帶寬的網絡優勢。廣州市第五中學是廣東省首個5G智慧校園試點中學。針對此次5G落地的應用創新合作,廣州市第五中學與廣州移動進行了多次深入的技術交流和專題研究,全面梳理學校在信息化建設、實驗教學、學科應用領域的優勢特點,反復搭建場景測試研究現實可行的合作方向。5G+MR智慧課堂中,老師與學生進行多人開放式的實時互動學習,需要使用到多種設備採集和呈現數據,需要優質畫面的實時渲染,需要依托于雲端的大數據處理能力。5G技術的高帶寬能力才能承載如此海量數據的傳輸,確保教學過程順暢自然;同時5G網絡的低時延優勢,才能保障實時互動、身臨其境的教學效果。
廣州市智慧教育起步較早,日前,廣州市入選2019年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因此,結合廣州市教育局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進⼀步推進智慧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廣州移動從2019年6月份起推出“5G進校園”活動,並先後在廣州市內的部分學校開展5G+教育行業應用的展示,效果良好。
海珠區教育局陳穎釗副局長表示,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5G技術的發展為智慧校園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進傳統教育教學的變革。廣州市第五中學作為該區智慧學校試點之一,將逐步充分落實和開展5G技術在學校教學和管理上的應用。未來,區教育局將繼續大力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與廣州移動、騰訊等加強合作,形成更多面向5G+應用的智慧校園合作示范點,形成輻射效應。